车祸导致的蛛网膜出血后遗症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和血管畸形,其次为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肿瘤、血液病、各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肿瘤破坏血管、颅底异常血管网症等。

当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可刺激脑膜引起头痛,常见于青壮年,多数患者发病前有明显诱因,部分患者在剧烈运动中或劳动中突然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或部分性癫痫发作,有的患者可有短暂意识障碍。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其中内科治疗主要是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控制血管痉挛、去除病因和防治并发症等,常用的药物有尼莫地平、止血芳酸、抗纤维蛋白溶解等;外科治疗主要是清除血肿、解除脑压迫、恢复正常神经功能,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神经内镜脑内血肿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与病因、出血量、出血部位、有无并发症等有关,如果出血量少、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经过及时的治疗,预后一般较好,如果出血量多、有明显的并发症,预后可能较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4-6周,避免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以防再出血,如果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