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肠道系统副作用
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等止痛药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如抑制环氧酶(COX)活性,影响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缺乏时可致胃黏膜损伤,出现胃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消化道出血。例如,有研究显示长期使用NSAIDs的人群消化道溃疡及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使用者。
二、肝肾功能损害
部分止痛药需经肝肾代谢,长期使用可能加重肝肾负担。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例,过量服用可导致肝损伤;某些NSAIDs如布洛芬等,可能影响肾脏血流灌注,对于老年人或本身存在肝肾疾病者,更易引发肾功能不全。如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长期滥用NSAIDs会使慢性肾病风险升高。
三、心血管系统风险
某些NSAIDs可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如导致心肌梗死、中风发生率上升。其机制与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调节有关,这类药物会干扰体内的炎症反应及血管收缩舒张平衡,进而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常见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四、血液系统影响
长期使用部分止痛药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增加出血倾向。例如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易出现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情况。
五、神经系统不适
部分止痛药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中枢性止痛药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易致头晕、嗜睡,非甾体抗炎药也可能引发头痛等不适。这与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相关,干扰了神经递质的正常调节。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谨慎使用止痛药,如阿司匹林禁用于儿童发热,因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儿童应优先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儿童专用剂型止痛药,并严格遵循医嘱。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对止痛药的代谢及耐受能力下降,用药时需密切监测肝肾功能,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易损害肝肾的止痛药。
孕妇:部分止痛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如孕晚期使用NSAIDs可能导致胎儿动脉导管早闭等问题,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止痛药。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使用NSAIDs类止痛药需格外警惕,因这类药物易加重溃疡病情,甚至引发消化道出血,可考虑选择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或联合胃黏膜保护剂。
滥用风险:长期滥用阿片类等止痛药易产生药物依赖和耐受,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长期无指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