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拉伤
1.原因及机制:按摩过程中若力度过大、手法不当,可能导致肩部肌肉拉伤。肌肉在受到过度牵拉或收缩时,肌纤维会发生损伤,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在按完摩第二天出现肩膀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对按摩力度的耐受不同,年轻人可能平时运动较多,肌肉相对强壮,但若按摩手法不恰当仍可能拉伤;老年人肌肉本身相对松弛,更易因不当按摩受伤。有肩部既往损伤病史的人,按摩时更易诱发肌肉拉伤。
2.表现及判断:肩膀疼痛较为明显,可能伴有局部肿胀、压痛,活动肩部时疼痛加剧,比如手臂抬起、转动等动作可能受限。
二、乳酸堆积
1.原因及机制:按摩促进了局部血液循环,使原本在肌肉中堆积的乳酸加速代谢,但代谢过程中可能刺激周围神经,导致按完摩第二天肩膀疼痛。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突然进行按摩,更易出现乳酸堆积相关疼痛。年龄较大者新陈代谢相对较慢,乳酸代谢可能相对迟缓,也更易在按摩后出现乳酸堆积引起的疼痛。
2.表现及判断:肩膀有酸痛感,一般为弥漫性疼痛,肌肉可能有轻度僵硬感,活动时酸痛感可能有一定变化。
三、关节劳损
1.原因及机制:本身存在肩关节劳损情况,如肩周炎前期、肩袖轻微损伤等,按摩时的刺激可能诱发或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按完摩第二天肩膀疼痛。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生关节劳损的概率不同,长期伏案工作者、重体力劳动者等肩部使用频繁的人群,更易出现关节劳损。年龄增长会导致关节退变,也会增加关节劳损的风险,老年人关节劳损相对常见。
2.表现及判断:肩膀疼痛可能与关节活动相关,比如在某个特定关节活动角度时疼痛明显,可能伴有肩关节活动时的弹响等情况。
四、炎症反应加重
1.原因及机制:肩部本身可能存在潜在的轻微炎症,按摩刺激后使炎症反应加重,从而引起疼痛。有肩部滑膜炎等基础炎症疾病的人,按摩后更易出现炎症加重的情况。不同性别在肩部炎症发生概率上无绝对差异,但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有影响。年龄较大者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炎症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按摩后炎症加重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2.表现及判断:肩膀疼痛持续且可能伴有局部发热、肿胀等表现,炎症指标可能有一定变化(如通过医学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异常)。
如果按完摩第二天肩膀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肩部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