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免流产的定义
难免流产是指流产已不可避免,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
病理生理机制相关因素
从病理生理角度看,多与胚胎因素、母体因素、父亲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胚胎因素中染色体异常是最常见原因,约占50%-60%,异常的胚胎会影响妊娠的正常进行,导致流产难以避免;母体因素方面,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疾病等,可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母亲患有内分泌疾病,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会影响孕激素等的分泌,不利于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生殖器官异常,像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也会干扰胚胎的正常生长环境;父亲因素中精子染色体异常也可能增加流产风险;环境因素如过多接触放射线和化学物质等,也可能引发难免流产。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临床表现:患者有停经史,然后出现阴道流血,开始量少,之后逐渐增多,同时伴有阵发性下腹部疼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加剧,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基本相符或略小。
相关检查:超声检查是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超声下可见胚囊变形,胎心搏动消失等异常表现;血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通常较正常妊娠低且不再正常翻倍增长等。
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发生难免流产时,要及时就医处理,在流产后需要注意休息,一般建议休息2-3周,这是因为流产对身体有一定损伤,需要时间恢复。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要关注阴道流血情况,如果阴道流血量多于月经量或流血时间超过10天,应及时复诊。
有特殊病史人群:对于有过多次流产史、有内分泌疾病病史(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生殖器官异常病史等的人群,发生难免流产后,再次妊娠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比如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的女性,再次妊娠前需要将甲状腺功能调整至正常范围后再考虑妊娠,因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增加再次流产的风险。有子宫畸形等生殖器官异常病史的女性,可能需要在孕前进行相应的手术矫正等处理后再备孕,以降低再次难免流产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