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乳腺良性疾病,常见于中年妇女,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以下是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1.病因
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催乳素升高: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孕激素减少、卵巢功能旺盛、乳腺组织对催乳素敏感性增强有关。
其他:本病患者的卵巢功能可能健全,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而且有部分患者的血清中泌乳素(PRL)水平也升高。
2.症状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3.检查
医生触诊:通过触诊可以检查乳房内是否有肿块、硬结等异常。
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乳腺X线摄影(钼靶)等,这些检查可以更详细地了解乳房的结构和组织情况,帮助医生发现潜在的问题。
病理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4.诊断
结合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一般可以做出诊断。
对于不典型病例,需要与乳腺癌等其他乳腺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5.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注意饮食健康,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可使用中药或西药进行调理,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如果乳腺囊性增生病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恶变倾向,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6.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等。
定期体检:建议35岁以上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专科检查,包括B超、钼靶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及时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如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等,应积极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囊性增生病虽然属于良性疾病,但仍有恶变的可能,因此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您对乳腺囊性增生病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