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疾病,是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在中年妇女中较为常见,其本质上是一种生理增生与复旧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以下是关于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一些常见问题解答:
目前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重要原因。
催乳素升高也可能与发病有关。
此外,还可能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饮食等因素有关。
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淡乳白色,也有少者经挤压乳头可见溢出溢液。
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乳房检查,包括视诊、触诊等,以了解乳房的情况。
超声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乳房内的肿块、囊肿等情况。
乳腺X线摄影:也称为钼靶检查,对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病理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病理检查,以确诊是否为乳腺囊性增生病。
大多数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不需要治疗。
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压力、佩戴合适的胸罩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存在恶变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逍遥散、小金丸、乳癖消等,可以缓解疼痛、肿块等症状。
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有恶变倾向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肿块切除术、乳腺区段切除术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情愉悦,避免长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
定期进行乳房自我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专业的乳房检查。
避免使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和保健品。
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乳腺囊性增生病本身一般不会癌变,但其中存在着导管上皮增生,其中一部分可能会发展为乳腺癌。
因此,对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乳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病变。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加重乳房疼痛和肿块等症状。应注意保持乳房清洁,避免挤压乳房。
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但仍需定期进行乳房检查,以及时发现其他乳腺疾病。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应更加关注乳房健康,定期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总之,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大多数患者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对于症状严重或存在恶变风险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规范的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对预防和缓解乳腺囊性增生病的症状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