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疼可能涉及的疾病
运动相关疾病
-肌肉拉伤:多因运动过度或姿势不当引起,常见于剧烈运动时,如跑步、球类运动等。肌肉纤维发生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患者会感到受伤部位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例如,短跑运动员在起跑时若用力过猛,可能导致大腿肌肉拉伤。
-乳酸堆积:长时间不运动或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时,肌肉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若乳酸堆积过多,会引起肌肉酸痛。一般在运动后1-2天出现,多见于平时缺乏锻炼的人突然进行较剧烈运动后,如长时间徒步后腿部肌肉酸痛。
感染性疾病
-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除了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外,也常伴有全身肌肉疼痛,包括四肢肌肉、腰背肌肉等。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后,身体的免疫反应会导致肌肉产生炎症反应,从而引起疼痛,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儿童可能症状相对更明显且变化较快。
-风湿热:多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可累及肌肉,导致肌肉疼痛,同时伴有关节炎、发热、皮下结节等表现。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侵犯关节,也可累及肌肉,表现为肌肉疼痛、乏力,同时有关节的肿胀、疼痛、畸形等。多见于中年女性,病情呈慢性进展,会逐渐影响关节功能和肌肉状态。
-多发性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肌病,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肉无力、疼痛,同时可能伴有皮疹等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代谢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导致代谢减慢,出现肌肉疼痛、乏力、肌肉僵硬等症状。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老年人相对更常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糖尿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疼痛,原因可能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有关。糖尿病患者肌肉疼痛可能表现为下肢肌肉疼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出现。
神经系统疾病
-坐骨神经痛:多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原因引起,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等部位,导致相应部位肌肉疼痛、麻木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腰部外伤史的人更易患。
-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间盘退变等原因导致神经根受压,可引起颈肩及上肢肌肉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伏案工作、低头玩手机等人群发病率较高。
肌肉疼的评估与检查
病史采集
-了解肌肉疼痛出现的时间、部位、程度、诱发因素及缓解因素等。例如,询问疼痛是突然出现还是逐渐发生,是局部还是全身肌肉疼痛,疼痛是刺痛、酸痛还是胀痛,运动、休息、受凉等因素对疼痛的影响等。对于儿童,要询问近期是否有感染病史、外伤史等;对于女性,要询问月经、妊娠等情况对肌肉疼痛的影响。
体格检查
-观察肌肉有无萎缩、肿胀、畸形等情况,检查肌肉压痛的部位、范围,评估肌肉力量、肌张力等。例如,检查上肢肌肉力量可通过握力测试等,检查下肢肌肉力量可通过直腿抬高试验等。对于儿童,要注意观察其运动发育情况与肌肉力量是否相符;对于老年人,要关注肌肉萎缩等衰老相关的体格改变。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肌酸激酶、甲状腺功能、血糖等。肌酸激酶升高常见于肌肉损伤、心肌梗死等情况;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可能有炎症反应;甲状腺功能检查可协助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血糖检查可了解糖尿病情况。
-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X线可初步观察骨骼情况,如有无骨折等;CT对骨骼、关节的细微结构显示更清晰;MRI对肌肉、软组织、神经等显示效果较好,可用于评估肌肉有无病变、神经有无受压等情况。对于儿童,MRI检查相对更安全,但要注意检查时的固定等防护;对于老年人,要考虑检查的耐受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