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便秘会引起肠道什么病

一、肠道憩室病

长期便秘时,肠道内压力反复增高,肠壁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憩室。据相关研究,便秘人群肠道憩室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排便人群。例如,长期便秘使得肠道蠕动功能紊乱,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对肠壁局部压力不均衡,易促使憩室形成。老年人由于肠道功能本身衰退,加上可能存在便秘问题,更易发生肠道憩室病。

二、肠梗阻

严重的长期便秘可能引发肠梗阻。干结的粪便在肠道内积聚,形成粪石,堵塞肠道,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儿童若长期便秘,粪石堵塞肠道引发肠梗阻的情况也需警惕,儿童肠道相对狭窄,便秘更容易造成梗阻。比如一些有长期便秘病史的患儿,因粪便干结成团,可突发腹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

三、肠道息肉

长期便秘会使肠道黏膜长时间受到刺激。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不断刺激肠黏膜,可能导致肠黏膜异常增生,增加肠道息肉的发生风险。对于有长期便秘的中老年人,定期进行肠道检查很有必要,因为他们患肠道息肉的概率相对较高,而肠道息肉有一定恶变倾向。

四、肠道炎症性疾病

长期便秘使得肠道内环境改变,有益菌生长受抑制,有害菌滋生,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容易引发肠道炎症性疾病。例如,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使得病原体容易入侵,引发肠炎等炎症性病变。女性长期便秘时,由于生理结构等因素,也可能因肠道内环境紊乱增加肠道炎症发生的可能性。

五、结直肠癌

有研究表明,长期便秘是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粪便中的致癌物质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反复刺激肠黏膜,增加了细胞恶变的概率。长期便秘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较大、有家族肿瘤病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重视便秘问题,积极预防结直肠癌。比如长期便秘的50岁以上人群,相比正常排便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升高,需要通过改善便秘等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