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病是一种皮肤疾病,通常需要挂皮肤科就诊。以下是关于丹毒病的具体分析:
1.病因:丹毒病主要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诱发因素包括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鼻炎等。
2.症状:发病急,患者会突然寒战、高热,体温可升高至39℃~40℃,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关节痛等症状。好发于小腿、颜面部。发病初期,局部出现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边缘清楚,按压可褪色。红疹会迅速向周围扩大,中央部分红色可逐渐消退,脱屑,有时可起水疱。局部有烧灼样痛,附近淋巴结可肿大。
3.治疗:
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呋喃西林溶液或硫酸镁溶液湿敷,也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4.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及时处理皮肤损伤,避免感染。
积极治疗足癣、鼻炎等疾病。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