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丹毒的治疗方法如下:
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可辅以物理疗法,如窄波紫外线照射等。
3.外科疗法:对以上治疗方案无效的患者,在KatalinKoncz教授倡导下可行大隐静脉切除术。
丹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抬高患肢,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2.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如有足癣,应及时治疗,以免感染下肢。
4.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海鲜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