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如何造成的

面瘫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瘫痪,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主要是由于颅脑内的病变引起,如脑卒中、颅内肿瘤等;周围性面瘫则主要是由于面神经本身的炎症、感染、中毒、代谢障碍等原因引起。具体原因如下:

1.感染:感染性病变多是由潜伏在面神经感觉神经节内休眠状态的带状疱疹病毒被激活引起。另外,脑膜炎、腮腺炎、猩红热、疟疾、多发性颅神经炎、局部感染等均可引起。

2.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可能因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出现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发生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受压所致。

3.创伤性:约8.2%的面瘫患者为创伤所致,其中颞骨骨折是面神经损伤的常见原因。骨折可直接损伤面神经,也可与面神经肿胀、血液循环障碍有关。

4.中毒:常见的有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5.代谢障碍:糖尿病、维生素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均可引起面瘫。

6.血管机能不全:因脑血管病、颅内肿瘤、炎症等,影响面神经的正常血液供应,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而致病。

7.先天性面神经核发育不全:此类患者常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外耳道闭锁、下颌发育不良等。

面瘫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面瘫恢复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