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一)荨麻疹
1.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可能因接触食物、花粉等过敏原引发,成人也可能因感染、药物等因素导致。例如儿童食用鱼虾等高蛋白食物后,免疫系统可能对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度反应,引发荨麻疹,出现瘙痒抓后起疙瘩的情况。
2.生活方式:长期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如经常熬夜的人,身体免疫调节紊乱,更易受过敏原刺激出现皮肤症状。
3.病史:有过敏史的人群,再次接触过敏原时更易发生荨麻疹。比如既往有花粉过敏史,在花粉season接触花粉后,就可能迅速出现皮肤瘙痒、抓起一片疙瘩的表现。荨麻疹的典型表现是皮肤出现风团,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逐渐蔓延,融合成片,伴有剧烈瘙痒,搔抓后风团可增多、增大。
(二)湿疹
1.年龄因素:婴儿湿疹较为常见,可能与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有关,而成人湿疹可能与接触环境中的刺激物等有关。例如婴儿皮肤薄嫩,接触尿布、某些洗衣液等刺激物后,易引发湿疹,出现瘙痒搔抓后起疙瘩。
2.生活方式:过度清洁皮肤、使用刺激性强的护肤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可破坏皮肤屏障,诱发湿疹。如频繁用碱性强的肥皂给婴儿洗澡,会损伤婴儿皮肤屏障,导致湿疹发生,出现瘙痒起疙瘩。
3.病史:有湿疹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较高。湿疹表现为多形性皮疹,急性期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常对称分布,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加重,可出现抓痕、血痂等,皮肤纹理加深、色素沉着等。
(三)接触性皮炎
1.年龄因素:各年龄层均可因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发病,儿童可能因接触玩具上的某些化学物质等,成人可能因接触新换的化妆品等。比如儿童接触含镍的玩具金属部件后,接触部位可能出现瘙痒、抓起一片疙瘩的接触性皮炎表现。
2.生活方式:接触特殊物质的工作者,如美发师经常接触染发剂等,更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其发病与接触物有关,皮损一般局限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去除接触物后经适当处理可好转,但再次接触仍可复发,瘙痒明显,搔抓后皮损可能扩散。
3.病史:有接触性皮炎病史的人,再次接触相同或类似物质时更易复发。
二、应对建议
(一)一般措施
1.避免搔抓:尽量克制自己不要搔抓皮肤,因为搔抓会使皮肤进一步受损,加重炎症反应和瘙痒感,还可能导致皮肤感染。例如搔抓可能让皮肤破损,细菌等容易侵入引发感染。
2.注意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洁皮肤,避免过度清洁。对于婴儿,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专用洗护产品;成人也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等。清洁时水温要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过高水温会破坏皮肤油脂层,过低水温不能有效清洁皮肤。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一般成人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睡眠时间。同时减轻压力,可通过适当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改善皮肤状态。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皮肤娇嫩,出现瘙痒起疙瘩情况时,要特别注意选择温和的护理产品。避免使用含有刺激性化学物质的衣物洗涤剂,清洗婴儿衣物后要充分漂洗干净。如果怀疑是尿布引起的接触性皮炎,要及时更换柔软、透气的尿布,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
2.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要注意保持皮肤湿润,可适当使用保湿护肤品,但要选择无刺激、适合老年人皮肤的产品。同时,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可能较多,在选择药物等干预措施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与其他疾病用药产生不良相互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