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胍类药物
双胍类药物是常用的降糖药物之一,代表药物为二甲双胍,其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发挥降糖作用,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
二、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常用药物如格列本脲等。但此类药物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老年人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三、格列奈类药物
格列奈类药物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可促进胰岛素早时相分泌,降低餐后高血糖,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等,适用于餐后高血糖且空腹血糖不是特别高的患者。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常用药物为阿卡波糖等,需在进食第一口食物时服用,以发挥最佳降糖效果。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代表药物有吡格列酮等,但其可能引起水肿等副作用,心功能不全患者需慎用。
六、DPP-4抑制剂
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增加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的水平,从而发挥降糖作用,如西格列汀等,一般耐受性较好。
七、GLP-1受体激动剂
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激活GLP-1受体,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等多种途径降低血糖,还具有一定的减重作用,如利拉鲁肽等,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一般优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不推荐首选降糖药物;孕妇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降糖药物时需根据肝肾功能情况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