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抗生素类别及适用情况
(一)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用于轻至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细菌感染的患者,其抗菌谱覆盖常见的呼吸道病原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对于无复杂耐药风险因素的患者可作为初始经验性治疗选择。
(二)大环内酯类
以阿奇霉素为例,除抗菌作用外,还可能具有抗炎效应,适用于部分伴有铜绿假单胞菌等不典型病原菌感染风险较低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或作为不能耐受β-内酰胺类药物患者的替代治疗,但需注意其胃肠道不良反应等。
(三)氟喹诺酮类
如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对于存在多重耐药风险(如既往长期使用抗生素、病情较重等)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可作为经验性治疗选择,其对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非典型病原体等均有较好抗菌活性,但需注意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禁忌,以及可能的肌腱炎、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风险需综合评估。
二、特殊人群考虑
(一)儿童
儿童慢阻肺相对少见,若发生感染需谨慎选择抗生素;氟喹诺酮类一般禁止用于18岁以下儿童,因可能影响软骨发育,应优先选择其他安全性更高且针对病原菌的药物,如β-内酰胺类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常合并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使用抗生素时需考虑药物代谢与排泄差异;如使用氟喹诺酮类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大环内酯类可能影响心脏传导,需监测心电图等指标。
(三)肝肾功能不全者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抗生素时,需避免经肝或肾严重代谢排泄的药物或调整剂量;例如氟喹诺酮类主要经肾排泄,肾功能不全者需减量,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经肾排泄时也需评估肾功能调整方案。
三、用药总体原则
慢阻肺抗生素使用需基于患者急性加重时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综合判断,优先根据经验性治疗选择合适药物,同时需密切关注患者基础疾病、既往用药史及个体耐受性等,必要时结合病原学检测调整抗生素方案,但严格避免无指征滥用抗生素,遵循循证医学依据选择最适宜的抗生素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