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治疗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常可危及生命。以下是关于急性心肌梗塞治疗的相关信息:

1.监护和一般治疗: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2.镇静止痛:小剂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地西泮口服。

3.调整血容量: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

4.再灌注心肌:起病3~6小时最多在12小时内使闭塞冠状动脉再通。

溶栓治疗:常用尿激酶、链激酶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STEMI患者的首选再灌注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溶栓或PCI治疗失败的高危患者,可考虑直接CABG。

5.消除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急性心梗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6.控制休克:补足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升压药,若合并心源性休克,经上述处理未见好转时,可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或临时起搏器安装术。

7.治疗心力衰竭:主要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以应用吗啡和利尿剂为主,也可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

8.其他治疗:包括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梗死部位和范围等。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情绪激动。如果出现胸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