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严格按照医护安排定期更换敷料,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及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若发现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加剧或有异常分泌物增多等,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二、疼痛管理
可通过心理疏导等非药物方式缓解疼痛,例如与患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对于疼痛较明显的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采取合理措施,但需避免对低龄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不恰当的止痛处理,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及以患者舒适度为标准的原则。
三、休息与活动
术后初期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上肢过度牵拉动作。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缓慢走动等,活动需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循序渐进,避免长时间伏案或提重物等,防止影响伤口愈合及身体恢复。
四、饮食调理
保持饮食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等)、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等)的食物,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对切口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五、并发症观察
密切关注自身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等情况需警惕感染可能;同时持续留意伤口愈合情况,若发现伤口有异常,如愈合延迟、裂开等,应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需考虑其基础疾病影响,若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因高血糖可能影响伤口愈合,需更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遵循针对基础疾病的护理要求。
儿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动作需轻柔,避免过度触碰伤口,家长应配合医护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关注患儿情绪及伤口恢复的细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