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到了膀胱的排出方式
自行排出
适用情况:对于较小的膀胱结石,直径小于0.5-1厘米左右的结石,部分患者有自行排出的可能。这与患者的尿道通畅程度、膀胱功能等因素有关。例如,年轻且尿道无狭窄等异常情况的患者,结石有可能通过尿液冲刷等作用自行排出体外。
影响因素:患者的饮水量很重要,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一般建议2000-3000毫升左右,多排尿可以增加尿液对结石的冲刷作用,有助于结石排出。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有帮助,如跳绳、跑步等,可促进结石移动。
药物辅助排出
药物种类:可以使用一些松弛尿道平滑肌的药物,有助于结石排出,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过药物辅助排出结石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有一定帮助,对于较大的结石效果有限。
特殊人群:儿童患者使用药物需特别谨慎,因为儿童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应优先考虑非药物的物理方法等;老年患者如果有基础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使用药物时要评估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
手术取出
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情况:对于较大的膀胱结石,但结石直径在2-3厘米左右,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结石,将结石击碎,然后结石随尿液排出体外。
-影响因素:如果患者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妊娠等情况则不适合体外冲击波碎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等发育情况,体外冲击波碎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谨慎评估,一般要充分权衡利弊。
-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或碎石术
-适用情况:这是比较常用的手术方法,适用于较大的膀胱结石、嵌顿性结石等。通过尿道插入膀胱镜,找到结石后用取石钳取出结石,或者使用激光等将结石击碎后取出。
-特殊人群: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术前需要评估前列腺情况;儿童患者进行经尿道膀胱镜取石或碎石术时,要注意操作的精细程度,避免损伤儿童的尿道等组织,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排尿情况等。
-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
-适用情况:适用于结石过大、过硬或膀胱憩室内结石等情况。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患者,术后恢复需要注意基础疾病的管理,如控制血糖、血压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儿童患者进行耻骨上膀胱切开取石术,术后要特别注意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因为儿童自身抵抗力相对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