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坐骨神经痛,中医通常会选择一些穴位进行治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穴位:
1.秩边穴:秩边穴位于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3寸。按摩秩边穴可以缓解坐骨神经痛、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
2.环跳穴:环跳穴位于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按摩环跳穴可以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遍身风疹、挫闪腰疼、膝踝肿痛不能转侧等。
3.委中穴: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中点。按摩委中穴可以治疗腰痛、下肢痿痹、腹痛、急性吐泻、遗尿、小便不利、丹毒等。
4.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按摩阳陵泉穴可以治疗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小儿惊风。
5.承山穴: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按摩承山穴可以治疗腰腿拘急、疼痛,小腿抽筋,便秘,痔疮等。
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坐骨神经痛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在按摩穴位时,要注意力度和方法,避免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