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痒是什么原因

外耳道耵聍栓塞

成因: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俗称耳屎)若积聚过多,形成较硬的团块,就会引起耳朵痒。耵聍栓塞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多因儿童外耳道发育未完全,且自主清理耳屎的意识和能力不足,加上耵聍腺分泌相对旺盛,容易导致耵聍堆积。成年人若外耳道狭窄、畸形,或有频繁挖耳等不良习惯,也可能影响耵聍排出,引发栓塞。

应对:对于较小的、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耵聍栓塞,可定期到医院由专业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若耵聍较硬,需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药物软化后再取出。

外耳道真菌感染

成因: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比如长期处于多汗状态、游泳后外耳道未及时干燥等情况。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较高,外耳道环境利于真菌生长,更容易发生外耳道真菌感染;儿童若经常搔抓外耳道或游泳后未正确处理,也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真菌在外耳道滋生会刺激外耳道皮肤,引起瘙痒,还可能伴有外耳道潮湿、有分泌物等表现。

应对:需保持外耳道干燥,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等局部涂抹,但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重者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同样需遵循医生建议。

外耳湿疹

成因:可能与过敏体质有关,接触到过敏原如食物(牛奶、鱼虾等)、药物、化妆品、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都可能引发外耳湿疹。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和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更容易因接触过敏原而发生外耳湿疹;成年人若本身是过敏体质,在接触相关过敏原后也易发病。外耳湿疹会导致耳朵瘙痒,还可能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肤损害。

应对: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局部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等药物缓解症状,但儿童使用激素类药物需选择弱效制剂并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时间,严重时可能需要口服抗组胺药物,同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外耳道炎

成因:急性外耳道炎多因外耳道皮肤损伤后(如挖耳过深、外伤等),细菌感染引起;慢性外耳道炎可由急性外耳道炎迁延不愈、局部刺激(如长期佩戴助听器、耳环等)等原因导致。儿童由于皮肤娇嫩,挖耳等行为更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从而引发炎症;成年人若有频繁挖耳、游泳时外耳道进水等情况,也易引发外耳道炎,出现耳朵痒的症状,还可能伴有疼痛、分泌物增多等表现。

应对:急性外耳道炎需根据感染病菌类型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慢性外耳道炎则要去除诱因,局部使用药物治疗,同时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儿童用药需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严格遵医嘱。

其他原因

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耳朵痒,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和真菌生长,可能波及外耳道引起瘙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代谢减慢等原因,皮肤感觉可能异常,也可能出现耳朵痒的情况。儿童若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通过影响身体整体状况而出现耳朵痒,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来缓解耳朵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