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烧怎么办

一、判断高烧程度

通常以口腔温度为例,37.3-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热,39.1-41℃为高热,41℃以上为超高热。成人若体温达到高热范围,需积极处理。

二、物理降温措施

散热:

-环境调节: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2-25℃左右,保持室内通风良好,让患者处于凉爽、舒适且通风的环境中,有利于机体散热,比如可以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

-衣物调整: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利于汗液蒸发,促进散热,避免穿着过厚的衣物阻碍散热。

局部降温:

-额头冷敷:用凉毛巾或冰袋裹上毛巾放在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通过传导散热降低头部温度,从而带走身体部分热量,缓解高烧不适。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患者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浴时间10-15分钟左右,利用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注意避免擦拭胸前区、腹部、后颈等部位,防止引起不适。

三、补充水分

高烧时身体会通过出汗等方式丢失大量水分,应多饮用温开水,也可适量饮用淡盐水,以补充因发热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比如每小时饮用100-200ml左右的温开水。

四、及时就医评估

就医指征:如果高烧持续不退(如超过3天)、体温超过40℃、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因为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存在严重的感染或其他疾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就医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以明确发热的原因是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等,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高烧时物理降温更为重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为儿童皮肤薄,酒精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等不良反应。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精神状态等,因为儿童高烧更容易出现惊厥等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高烧时要注意观察其循环状况等,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高烧可能导致循环功能紊乱等问题,就医要更加及时,且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快速降温导致虚脱等情况。

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成人,高烧时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更加谨慎处理,及时就医并向医生告知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