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监测体温变化需持续留意体温数值波动情况,若体温有上升趋势或长时间维持在37.8℃左右且无下降迹象,应进一步密切观察。二、非药物降温措施1.增加饮水量保证机体摄入充足水分,有助于通过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一般建议每小时饮用100-200ml温开水。2.物理降温采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大血管走行部位,如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每次擦拭时间可保持5-10分钟,同时需将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避免让患者处于过冷或过热环境中,防止影响散热效果。三、观察伴随症状需留意是否出现头痛、咳嗽、乏力、肌肉酸痛等其他不适表现,若有此类伴随症状,应根据具体症状表现考虑后续应对方式。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1.儿童物理降温时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其皮肤薄嫩,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可选用儿童专用退热贴等进行物理降温,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精神状态等情况。2.孕妇若出现37.8℃发烧情况,需先咨询医生,由于孕期用药需谨慎,要依据医生建议采取合适处理办法。3.老年人鉴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可能较多,除关注体温变化外,还需留意是否有基础疾病加重迹象,如心脏方面是否出现心悸等不适、肺部是否有呼吸频率改变等情况。五、及时就医情况当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5℃、伴有严重头痛难以缓解、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刻前往医院就诊,以便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