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以下是关于腹股沟斜疝的一些信息:
1.病因:腹股沟斜疝的发生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发育不全、腹股沟区手术史、外伤、感染等。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包括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腹水、妊娠等。
2.症状:腹股沟斜疝的主要症状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有时会降入阴囊。肿块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推送后可消失。当肿块不能回纳时,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症状。如果疝囊内的肠管发生嵌顿或绞窄,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发热等症状。
3.诊断:医生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诊断腹股沟斜疝。体格检查时,医生会发现腹股沟区有肿块,肿块质地柔软,有弹性,按压时可有坠胀感。有时还会检查外环口是否扩大,以排除股疝的可能。辅助检查包括超声、CT等,有助于明确疝的类型和病情。
4.治疗:腹股沟斜疝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一岁以下的儿童和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主要是使用疝带压迫疝环,阻止疝内容物突出。手术治疗是腹股沟斜疝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疝修补术又分为传统的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来,腹腔镜疝修补术也逐渐得到应用。
5.预防:腹股沟斜疝的预防主要是针对其病因进行。要注意避免增加腹内压力的因素,如慢性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肥胖者要适当减肥,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排便、避免久坐等,也有助于预防腹股沟斜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