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体温37.4度算发烧吗

小孩体温37.4度算发烧吗

小孩体温37.4度属于低热范畴。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一般为36.9℃-37.5℃。不同测量部位的体温正常范围略有差异,口腔温度正常范围为36.7℃-37.7℃,直肠温度正常范围为36.9℃-37.9℃,腋下温度正常范围为36.0℃-37.0℃。所以当小孩腋下温度为37.4度时,已超出正常腋下体温范围,属于低热情况;若为口腔温度37.4度,也高于正常口腔体温上限;直肠温度37.4度则在正常直肠体温范围内。

一、小孩低热的可能原因

1.生理性因素

-年龄因素:小孩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体温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如新生儿,其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在包裹过紧、哭闹后、室温过高时,都可能出现体温短暂升高,可能达到37.4度左右。婴儿时期,活动量相对较大,在进食、剧烈哭闹后,也可能出现生理性的体温波动至低热范围。

-昼夜节律:小孩的体温存在昼夜节律变化,一般下午体温略高于早晨。如果小孩是在下午测量体温为37.4度,有可能是正常的昼夜节律导致的生理性低热。

2.病理性因素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除了低热外,常伴有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病毒性咽峡炎也较为常见,小孩会出现低热,同时咽部充血,可见疱疹或溃疡。

-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小孩除了低热,还会有扁桃体明显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表现。尿路感染时,小孩可能出现低热,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适症状,小婴儿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奶等。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小孩可出现低热,同时有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表现,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皮疹、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环境因素:如果小孩处于高温环境中,如夏季室内温度过高、穿着过多过厚,都可能影响散热,导致体温升高至37.4度左右。

二、小孩低热时的应对措施

1.一般处理

-调整环境:如果是环境因素导致的低热,应将小孩转移至通风良好、温度适宜(22℃-25℃)的环境中,适当减少穿着的衣物和被褥,以利于散热。

-补充水分:鼓励小孩多饮用温开水,以补充因发热散失的水分,防止脱水,同时也有助于散热。

2.监测体温:密切观察小孩体温变化,间隔一段时间(如1-2小时)复测体温,了解体温的波动情况。

3.物理降温:可以采用温水擦浴的方法,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小孩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时间约10-15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但要注意,擦浴时应避免小孩着凉,擦浴后及时为小孩换上干爽的衣物。

三、特殊人群(小孩)低热的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由于其体温调节能力极差,出现低热时更应谨慎处理。首先要排除包裹过紧等外界因素,若怀疑有感染,应及时就医,因为新生儿感染可能很快加重,不能自行在家观察延误病情。婴儿时期的小孩,在出现低热时,要注意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精神萎靡、拒奶、呕吐等表现,如果有这些异常表现,应尽早带小孩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等,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较大的儿童出现低热时,也应密切关注其精神状态和病情变化,如果低热持续时间较长(超过3天)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也需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对一些潜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