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咽喉像火烧一样的常见原因
(一)感染性因素
1.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例如,在儿童群体中,病毒感染导致急性咽喉炎较为常见,病毒入侵咽喉部黏膜,引发炎症反应,使得咽喉部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出现像火烧一样的灼热感。成人也可因细菌感染,如过度疲劳、受凉等诱因后,细菌乘虚而入,引发咽喉部的急性炎症。
2.扁桃体炎:尤其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病原体感染扁桃体后,扁桃体肿大,隐窝内有脓性分泌物,炎症刺激咽喉部,导致咽喉部有火烧般的不适感,同时可能伴有咽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对于儿童来说,扁桃体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以及扁桃体的生理特点有关。
(二)非感染性因素
1.胃食管反流病: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黏膜,引起咽喉部的炎症反应。尤其是一些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脂肪饮食、暴饮暴食、睡前吃东西等,更容易诱发胃食管反流。肥胖人群由于腹部压力较高,也增加了胃食管反流的风险。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咽喉部灼热感,往往在平卧时加重,因为重力作用减弱,胃酸更容易反流至咽喉。
2.干燥环境:长时间处于干燥的环境中,如空调房间、气候干燥的地区等,会使咽喉部黏膜水分丢失过多,黏膜干燥,容易出现灼热感。例如在冬季,室内使用暖气后空气湿度降低,如果不注意补充水分,咽喉部就容易受到影响,出现像火烧一样的感觉。对于老年人来说,本身唾液腺分泌功能减退,在干燥环境下更易出现咽喉干燥灼热的情况。
3.用嗓过度:长时间大声说话、唱歌等用嗓过度的情况,会使咽喉部肌肉疲劳,黏膜受损,引发咽喉部的灼热感。比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由于工作性质需要长时间用嗓,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如果长时间哭闹,也可能导致用嗓过度,引起咽喉不适。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咽喉部的情况,观察咽喉黏膜是否充血、水肿,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脓性分泌物等。例如检查急性咽喉炎时可见咽喉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检查扁桃体炎时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脓性渗出物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咽喉不适,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如果是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例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往往显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2.病原体检测:对于怀疑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可能会进行咽拭子培养,以明确具体的致病菌,指导临床用药。如培养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则可确诊为链球菌性扁桃体炎等相关感染。
(三)胃镜检查(针对胃食管反流病)
对于怀疑胃食管反流病导致咽喉不适的患者,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食管及胃内的情况,了解有无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损伤等情况,同时还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排除其他病变。
三、治疗原则
(一)针对感染性因素的治疗
1.病毒感染: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润喉药物缓解咽喉不适,多饮水,注意休息等。例如可以使用含有薄荷脑、冰片等成分的润喉含片,减轻咽喉的灼热感。对于儿童患者,更应注重休息和水分补充,避免病情加重。
2.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但使用抗生素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根据病原体检测结果合理选用。例如对于链球菌性扁桃体炎,青霉素类抗生素通常是首选药物,但要注意患者有无青霉素过敏史等情况。
(二)针对非感染性因素的治疗
1.胃食管反流病: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如避免睡前吃东西、抬高床头、减少高脂肪饮食等。同时可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如奥美拉唑等,还可以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等,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对于肥胖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减轻体重也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
2.干燥环境:改善居住或工作环境的湿度,可使用加湿器等。同时要注意多饮水,保持咽喉部黏膜的湿润。对于老年人,除了注意环境湿度和多饮水外,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润肺作用的食物,如百合、梨等,但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应根据个体情况,避免因食物不当引起其他不适。
3.用嗓过度:让咽喉部充分休息,避免继续过度用嗓。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如使用生理盐水雾化,减轻咽喉部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灼热感。儿童在出现用嗓过度导致咽喉不适时,家长要引导儿童减少哭闹,让咽喉得到休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咽喉像火烧一样时,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儿童用药需特别谨慎,应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在选择润喉药物时,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同时,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感染性因素导致咽喉不适的情况较为常见,一旦出现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儿童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加重咽喉不适。
(二)老年人
老年人咽喉像火烧一样时,要考虑到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胃食管反流病等。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例如老年人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要注意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相对减退,在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老年人在干燥环境下出现咽喉不适时,除了改善环境湿度和多饮水外,还要注意监测自身的基础疾病控制情况,如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要关注反流症状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孕妇
孕妇出现咽喉像火烧一样的情况时,用药需要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果是感染性因素导致,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权衡利弊用药。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咽喉不适,尽量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如通过多饮水、休息等缓解症状;如果是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孕妇在患病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增强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