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其诊断标准主要是在海平面、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PaO₂)<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50mmHg。
一、Ⅰ型呼吸衰竭
1.定义
-Ⅰ型呼吸衰竭又称低氧性呼吸衰竭,仅有PaO₂<60mmHg,PaCO₂降低或正常。
2.发病机制
-主要是肺换气功能障碍所致,常见于肺换气面积减少(如肺炎、肺水肿等)、弥散功能障碍(如肺间质纤维化、肺不张等)等情况。例如,肺炎时肺部炎症区域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仍正常,导致气体交换障碍,引起低氧血症。
3.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老年人由于肺组织弹性减退、胸廓僵硬等原因,肺功能本身有所下降,更容易发生。长期吸烟的人群,其肺部气道和肺组织受到损伤,换气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增加Ⅰ型呼吸衰竭的发生风险。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病情急性加重时,也易出现Ⅰ型呼吸衰竭。
二、Ⅱ型呼吸衰竭
1.定义
-Ⅱ型呼吸衰竭又称高碳酸性呼吸衰竭,既有PaO₂<60mmHg,又伴有PaCO₂>50mmHg。
2.发病机制
-主要是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泡通气不足,如呼吸中枢抑制(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等)、胸廓畸形(如严重脊柱侧弯)、气道阻塞(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时,气道分泌物增多、气道痉挛导致气道阻塞)等。例如,COPD患者由于气道慢性炎症、气流受限,长期存在肺泡通气不足,同时伴有肺换气功能障碍,容易发展为Ⅱ型呼吸衰竭。
3.好发人群及相关因素
-多见于长期吸烟的COPD患者,这类患者气道阻塞进行性加重。老年人也是高发人群,老年人呼吸肌力量减弱,胸廓运动受限等因素,使肺通气功能本身较差。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帕金森病影响呼吸肌运动、脑血管病变影响呼吸中枢等,也容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