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低的表现

运动功能方面

肌肉松弛:肌张力低的患儿肌肉摸起来较软,缺乏正常的紧张度。比如婴儿仰卧位时,四肢容易下垂,不能像肌张力正常婴儿那样保持一定的姿势,上肢会自然地向两侧展开,下肢也不能很好地保持屈曲或伸展的正常体位。对于成年人而言,肌张力低可能表现为肢体在静止状态下呈现过度松软的状态,动作时力量不足,比如抬手动作可能比较缓慢且无力,幅度也不够正常。

运动发育迟缓: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表现,婴儿时期可能抬头、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大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例如3个月大的婴儿正常应该能较好地抬头,而肌张力低的婴儿可能抬头困难,头老是耷拉着;1岁左右正常婴儿能独站甚至行走,肌张力低的婴儿可能还不能独站,站立时双腿发软,难以维持身体平衡。对于儿童和成年人,也会出现相应的精细运动和粗大运动障碍,像儿童握笔写字时手部力量不够,难以完成精细的书写动作;成年人拿东西时可能抓握不牢固,容易掉落物品。

姿势异常方面

卧位姿势异常:新生儿肌张力低时,仰卧位时四肢呈外展外旋位,像青蛙腿样姿势;侧卧位时身体不能保持良好的侧屈姿势,会出现身体过度松软、歪斜的情况。较大儿童和成年人卧位时也可能出现身体扭曲、姿势不对称等表现。

立位姿势异常:站立时,肌张力低的儿童或成年人可能出现膝关节过伸、足下垂等情况,身体重心不稳定,容易向后仰或向前倾。比如儿童站立时双脚不能平稳地支撑身体,往往需要借助外力或者身体摇晃来维持平衡;成年人站立时可能需要频繁调整姿势来保持稳定。

反射异常方面

深反射减弱或消失:比如膝跳反射,正常情况下轻敲膝盖下方的肌腱会引起小腿快速伸展,而肌张力低的人膝跳反射减弱,可能需要较大的力量才能引出,或者反射动作不明显。跟腱反射等其他深反射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原始反射残存:对于婴儿来说,正常情况下一些原始反射会在出生后一定时期内逐渐消失,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但肌张力低的婴儿可能这些原始反射持续存在时间延长,拥抱反射表现为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上肢展开的幅度较大且不能很快恢复到正常的屈曲状态;握持反射表现为手指握力弱,不能很好地握住物体。较大儿童和成年人如果出现原始反射残存,也属于异常情况,可能提示神经系统存在问题。

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婴儿:除了上述运动发育迟缓、姿势异常、反射异常外,还可能在喂养方面出现问题,比如吸吮无力,吃奶时容易呛奶,体重增长可能也比正常婴儿缓慢。这是因为肌张力低影响了口腔周围肌肉和吞咽相关肌肉的功能,导致吸吮和吞咽协调困难。

儿童:除了运动和姿势问题外,还可能影响学习和生活,比如在学校里难以完成需要良好肌肉控制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跑步等,在课堂上写字等精细动作困难,影响学习效率,同时可能因为身体姿势异常而产生自卑心理等心理健康问题。

成年人:肌张力低可能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比如从事需要精细操作或体力劳动的工作时会遇到困难,像打字员可能因手部肌肉力量不足影响打字速度和准确性,体力劳动者可能无法完成正常强度的工作任务,而且长期的姿势异常还可能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继发问题,如脊柱侧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