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常见的症状包括情绪方面、认知方面、躯体方面等。
情绪方面
过度担忧:患者会对未来的一些可能发生的不幸事件过度担心,这种担忧的程度与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即使没有明显的诱因,也会经常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工作等多个方面,这种担忧持续时间较长,难以控制。研究表明,约70%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存在过度担忧的症状,且这种过度担忧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紧张不安:患者常常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感觉心里总是不踏实。这种紧张感可以持续存在,即使在相对平静的环境中也难以缓解。儿童焦虑症患者可能表现为经常烦躁、哭闹,难以安抚;成年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这种紧张不安的情绪波动,可能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社会角色等因素有关。
认知方面
注意力不集中:由于焦虑情绪的影响,患者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某一件事情。例如在工作或学习时,容易被外界的微小干扰因素影响,思维难以聚焦。有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在进行注意力测试时,成绩明显低于正常人群,注意力持续时间也较短。对于学生群体来说,注意力不集中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导致成绩下降;对于职场人士,会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率。
记忆力减退:焦虑可能会干扰大脑的记忆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患者可能会忘记一些日常琐事,如忘记约会、忘记物品放置的位置等。老年人如果患有焦虑症,记忆力减退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老年人本身的记忆力随着年龄增长就会有所下降,而焦虑会进一步加重这种情况,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活动。
躯体方面
肌肉紧张:患者会出现全身肌肉紧张的症状,表现为肌肉紧绷、酸痛。常见的部位包括颈部、肩部、背部等。例如,很多焦虑症患者会感觉颈部僵硬,肩膀像被重物压着一样沉重,长时间的肌肉紧张如果不缓解,还可能导致颈椎病等躯体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中,肌肉紧张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不太会准确描述肌肉酸痛,但会表现出烦躁不安、坐立不安等行为;成年人则能更清晰地感受到肌肉的紧绷和疼痛。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出现多种症状,如心悸、心跳加快,患者会感觉心脏跳动异常有力或频率加快;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加,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的感觉;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焦虑情绪影响了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对于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或胃肠道疾病的患者来说,焦虑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会使原有疾病加重,需要特别关注。例如,本身有冠心病的患者,焦虑引起的心悸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发作;有胃溃疡的患者,焦虑导致的胃肠道不适可能会使溃疡症状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