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点:

1.接触传播:

接触被带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灰尘或食物。

直接接触带毒鼠类的血液、尿液、粪便或分泌物。

2.呼吸道传播:

吸入带毒鼠类排泄物所形成的气溶胶。

3.消化道传播:

食用被带毒鼠类排泄物污染的食物。

4.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

黑线姬鼠等主要宿主可通过寄生在其身上的革螨等传播本病。

需要注意的是,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高危人群包括农民、野外工作者、学生等。对于流行性出血热的预防,应采取灭鼠、防鼠措施,加强食品和环境的卫生管理,避免接触带毒鼠类及其排泄物,以及及时接种疫苗等。如果出现发热、头痛、腰痛、眼眶痛、面红、颈红、前胸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感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