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系统损害
对心脏的影响:低压高会增加心脏的外周阻力,使心脏在收缩时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来泵血,长期如此会导致左心室肥厚。研究表明,舒张压持续升高的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舒张压人群。左心室肥厚会进一步影响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例如,一些长期低压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乏力等心力衰竭的表现。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长期高盐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低压高对心脏的损害可能更为显著。
对脑血管的影响:低压高会使脑血管处于高压状态,容易导致脑血管的损伤和破裂。长期低压高可引起脑动脉硬化,使血管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当血压波动或其他诱因存在时,容易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有研究显示,舒张压每升高10mmHg,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20%左右。比如,中老年人群中,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基础,若同时低压高,发生脑血管意外的概率明显上升。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血压调节功能可能出现波动,低压高对脑血管的损害更需关注。
肾脏损害
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脏的血液供应依赖于正常的血压,低压高会改变肾脏的血流动力学,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长期的肾小球内高压会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蛋白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若不及时干预,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对于有糖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低压高对肾脏的损害叠加,更容易出现肾功能的恶化。例如,糖尿病合并低压高的患者,肾脏病变进展往往比单纯糖尿病患者更快。
眼底病变
眼底血管变化:低压高会影响眼底血管,导致眼底动脉痉挛、硬化等改变。早期可能表现为眼底动脉痉挛,通过眼底检查可见动脉变细、反光增强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眼底动脉硬化,严重时可出现眼底出血、渗出等病变,影响视力。一些长期低压高未控制的患者,逐渐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对于长期用眼过度、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警惕低压高对眼底的损害,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对外周血管的影响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低压高参与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管狭窄、血流减少,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的缺血。例如,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下肢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休息后可缓解,但继续行走又会复发。对于吸烟、高脂血症等人群,低压高与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加速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加重对外周血管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