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脚肿
相关情况:主要是右心衰竭引起。当右心功能不全时,体循环静脉淤血,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进而出现脚肿。常见于有心脏病病史的人群,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患者。老年人由于心脏功能衰退,更容易发生。一般是双侧脚肿,同时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活动后气短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胸水、腹水等。
肾源性脚肿
相关情况:多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肾脏病变导致肾脏对水钠的排泄功能障碍,水钠潴留,引起脚肿。常常是双侧脚肿,早期可能早晨起床时眼睑水肿,随后发展为脚肿,还可能伴有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表现。不同年龄段都可能发病,有肾脏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肝源性脚肿
相关情况:主要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脏病变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同时门静脉高压也会引起脚肿。一般是双侧脚肿,还可能伴有腹水、黄疸、肝掌、蜘蛛痣等表现,有慢性肝病病史的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等易出现。
营养不良性脚肿
相关情况:由于长期营养缺乏,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等导致低蛋白血症,引起脚肿。常见于长期节食、挑食、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等。一般是双侧脚肿,同时伴有消瘦、乏力、皮肤干燥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常见于饮食不均衡的人群。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导致的脚肿
相关情况:下肢静脉血管内形成血栓,阻碍血液回流,引起脚肿。多为单侧脚肿,患侧脚会出现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肤颜色发红等表现,长期卧床、下肢活动少、有静脉炎病史等人群易发生。
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脚肿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代谢减慢,可引起脚肿,多为双侧,还伴有怕冷、乏力、嗜睡、体重增加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女性相对多见。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等也可能出现脚肿,但相对少见,会有各自疾病的特征性表现,如库欣综合征会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等表现。
对于出现脚肿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尿常规、肾功能、肝功能、下肢静脉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不同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注意相应的事项,如心源性脚肿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肾源性脚肿患者要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