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1.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少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水平,进而起到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作用。
2.奥拉西坦:是一种促智药,可改善老年性痴呆和记忆障碍症患者的记忆和学习能力。有研究表明,奥拉西坦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吡拉西坦:为脑代谢改善药,属于γ-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能促进脑内代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可促进磷酰胆碱和磷酰乙醇胺合成,提高大脑中ATP/ADP的比值,使大脑中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
4.尼莫地平:一种Ca2+通道阻滞剂。正常情况下,平滑肌的收缩依赖于Ca2+进入细胞内,引起跨膜电流的去极化。尼莫地平通过有效地阻止Ca2+进入细胞内、抑制平滑肌收缩,达到解除血管痉挛之目的。动物实验证明,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的作用远较全身其他部位动脉的作用强许多,并且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嗜脂性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当用于蛛网膜下隙出血的治疗时,脑脊液中的浓度可达12.5ng/ml。由此推论,临床上可用于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后的血管痉挛,然而在人体应用该药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
5.脑蛋白水解物:能通过血脑屏障,促进脑神经元的蛋白质合成并影响呼吸链,对各种缺氧模型造成的脑功能紊乱,均有明显的抗缺氧保护功能。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及其他激素系统,较缋氨酸、谷氨酸盐、天门冬氨酸盐作用更强。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能作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辅助治疗方法,不能单独依靠药物治疗。对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如钻孔引流术、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受伤。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