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术后伤口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沾水,以防感染。一般在术后1-2天内可以用无菌盐水擦拭伤口周围,去除血痂和分泌物。这是因为细菌容易在潮湿不洁的环境中滋生,从而引发伤口感染,影响愈合和手术效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活泼好动,更要加强看护,防止其用手触碰伤口。
2.按时换药: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定期换药,通常术后2-3天需到医院更换敷料。换药时医生会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若有异常可及时处理。不同年龄的患者,伤口愈合速度可能不同,儿童新陈代谢快,愈合相对较快,但仍需遵循换药流程。
二、冷敷与热敷
1.早期冷敷:术后48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在眼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例如,对于成年人术后出现的肿胀,冷敷能有效缓解;儿童患者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皮肤。
2.后期热敷:术后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消肿。热敷温度不宜过高,一般40℃左右即可,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能加速组织修复;而儿童患者热敷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其皮肤反应。
三、休息与姿势
1.休息方式:术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长时间用眼,如看电视、玩手机、看书等。休息时最好采取半卧位或仰卧位,使头部高于心脏位置,这样有利于减轻眼部肿胀。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其充足睡眠,因为睡眠时身体的修复机制更活跃,有助于伤口愈合。
2.避免剧烈运动: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等。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眼部血压升高,引起伤口出血、肿胀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运动耐受度不同,儿童患者本身活动量较大,家长要提前告知其术后避免剧烈运动的重要性,并进行监督。
四、饮食注意
1.合理膳食:术后饮食宜清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同时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促进新陈代谢。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海鲜、羊肉等易过敏食物,防止引起伤口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注意其饮食的营养均衡,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口味调整食物种类,但要避免给其食用上述易引发不适的食物。
五、眼部观察
1.异常情况监测:术后要密切观察眼部情况,如发现伤口出血不止、肿胀加剧、疼痛剧烈、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不同年龄患者对异常情况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不同,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描述眼部不适,家长要多留意其眼部外观和行为表现,如是否频繁用手揉眼、眼部是否有异常分泌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