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检查是什么

一、定义

唐氏筛检是一种产前筛查手段,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等信息,评估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及神经管缺陷的风险。

二、目的

主要目的是筛选出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较高的孕妇,以便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等确诊方法明确诊断,避免缺陷儿出生。

三、检查时间

一般建议在妊娠15~20周左右进行常规唐氏血清学筛查;部分医疗机构开展早孕期唐氏筛检,结合孕早期超声及血液指标检测,时间通常为妊娠11~13⁺⁶周。

四、检查方法

通过采集孕妇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游离雌三醇(uE3)等标志物水平,再结合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等信息,利用风险计算模型评估胎儿患相关疾病的风险。

五、结果解读

筛查结果通常以风险值表示,如21-三体综合征的临界风险值一般为1/270,若风险值高于该临界值提示胎儿患病风险较高,低于则提示风险较低。但低风险不意味着完全排除患病可能,高风险也非确诊,需进一步行羊水穿刺或无创产前DNA检测确诊。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孕妇本身唐氏综合征发病风险较高,更应重视唐氏筛检,且高风险时可能需优先考虑更精准的诊断方法(如羊水穿刺)。

有不良孕产史孕妇:如曾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等,唐氏筛检时需更严谨对待结果,必要时尽早进行诊断性检查,因这类孕妇再次出现染色体异常胎儿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一般孕妇:应按医疗机构建议的时间规范进行唐氏筛检,若结果异常需及时遵循医嘱进一步检查,以保障母婴健康,整个过程需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确保筛查及后续诊断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