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能治愈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患者可治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其特点为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加,以及缺乏任何原因包括外源因素所致的血小板破坏增加。该疾病好发于儿童和60岁以上的老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目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般治疗:血小板计数大于30×10^9/L且无出血倾向者可予观察及对症处理,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9/L且无明显出血者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9/L且有明显出血者应给予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或脾切除术等。

急症处理:若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且存在明显出血,或血小板计数小于30×10^9/L,但存在出血风险,如头颅、脊髓或眼科等部位出血,应给予急症处理,包括血小板输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治疗。此外,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外伤,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对于儿童患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预后较好,大部分患者可治愈。而成人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尤其是老年患者,常因颅内出血而死亡。因此,对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