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见。
当胎儿由父方遗传所得的血型抗原与母亲不同时,进入母体后会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
本病主要发生在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母婴不合中,尤其以Rh血型不合最为常见。如果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且母亲体内的抗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就可能导致胎儿发生溶血病。此外,如果母亲为ABO血型中的O型,胎儿为A型或B型,也可能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的智力发育。因此,如果母亲为Rh阴性血型,或胎儿为A型或B型,在怀孕期间应密切监测抗体效价,必要时进行干预治疗。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