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Rh血型系统和ABO血型系统的母婴之间。如果母亲是Rh阴性血型,而胎儿是Rh阳性血型,母亲体内可能会产生抗Rh抗体。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时,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同样,如果母亲是ABO血型系统中的O型,而胎儿是A型或B型,母亲体内的抗体也可能会攻击胎儿的红细胞。
新生儿溶血病的症状轻重不一,主要取决于抗体的数量、胎儿红细胞的致敏程度以及胎儿的代偿能力。常见的症状包括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
为了预防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医生会在产前进行血型检查和抗体效价测定。对于高危孕妇,可能会采取提前干预措施,如注射免疫球蛋白等。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等异常症状,医生会及时进行胆红素测定和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及时的产前检查和诊断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对新生儿的危害。如果您对新生儿溶血病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建议咨询专业的儿科医生或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