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是指肺结核患者在治疗期间仍具有传染性,或者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其肺部病变具有明显的活动性。以下是关于“活动性肺结核”的相关信息:
1.症状:
咳嗽、咳痰: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咳嗽持续时间较长,咳痰通常为白色黏液痰,偶尔会带有血丝。
咯血:当肺部病变侵蚀血管时,会导致咯血,血量多少不一。
低热、盗汗:午后低热和盗汗也是活动性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体温通常在38℃左右,入睡后出汗。
乏力、体重下降: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体重逐渐下降。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胸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治疗方案通常需要持续6个月至1年,具体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而定。
休息和营养支持: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3.预防措施:
接种卡介苗: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新生儿应及时接种卡介苗。
避免接触传染源: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咳嗽、咳痰时。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应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肺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同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完成全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