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区别如下:

1.病因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年龄、生活方式、肥胖、高盐饮食、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在这类病症中病因明确,多由其他疾病引起,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2.症状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多数起病隐匿,早期可无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取决于原发病,可有原发病的症状,如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可出现血尿、蛋白尿、肾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可出现代谢紊乱的症状,如库欣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等。

3.治疗方法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继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血压可随之下降。此外,还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降压药物。

4.预后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多数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部分患者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使血压得到控制。如果血压控制不好,可能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继发性高血压:如果能及时去除病因,血压可能恢复正常。但如果病因不能去除,血压可能难以控制,或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此外,继发性高血压可能会加重原发病的病情,影响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都需要积极治疗,控制血压,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果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