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定过敏原因
过敏脸上起疙瘩,首先应尽可能找出过敏原因。常见的过敏原有化妆品、食物、花粉、尘螨等。若近期更换了新的化妆品,可考虑是否是化妆品过敏,停用可疑化妆品观察症状是否改善。有食用特殊食物后出现症状的,应排查食物过敏。可回忆近期生活环境变化,比如是否去过花粉较多区域、是否更换了床上用品等,以排查环境因素导致的过敏。对于有过敏病史的人群,此次过敏也可能与既往过敏原有相关性,需格外注意。
二、日常护理
1.清洁皮肤: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洗脸,避免过度清洁,以免损伤皮肤屏障。例如,可选择具有保湿功效的洁面乳,早晚各清洁一次面部即可。
2.保湿护理:过敏期间皮肤屏障受损,保湿尤为重要。可选用成分简单、不含香料和酒精的保湿护肤品,如医用保湿面霜,轻轻涂抹于面部,保持皮肤水分。
3.避免刺激:避免接触可能加重过敏的物质,如热水、刺激性护肤品、化妆品,以及暴晒。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帽子,做好防晒和防护工作。
三、治疗方法
1.局部用药:如炉甘石洗剂,可起到止痒、收敛的作用,适用于疙瘩伴有瘙痒症状的患者。还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具有抗炎、抗过敏的功效,但长期使用可能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口服药物:抗组胺药物可缓解过敏症状,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有效减轻瘙痒、红肿等症状。
四、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皮肤更为娇嫩,过敏后起疙瘩,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格外谨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和护肤品,优先采用温和的护理措施。使用药物时,务必严格遵循医嘱,因为儿童的用药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精准计算。
2.孕妇:孕妇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因此过敏脸上起疙瘩时,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及时就医,告知医生怀孕情况,医生会权衡利弊,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治疗方法。通常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加强皮肤护理等措施。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代谢功能下降,过敏后恢复相对较慢。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因搔抓等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用药时需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