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胚胎因素
8-12周是胚胎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是导致胎停的主要胚胎因素之一,约50%-60%的胎停案例与此相关。例如染色体数目异常(如三体综合征)、染色体结构异常(如染色体易位、缺失等),这些异常会使胚胎发育出现障碍,进而引发胎停。
###二、母体因素
1.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全可致孕激素分泌不足,而孕激素对维持子宫内膜蜕膜化、保障胚胎着床及发育至关重要,孕激素缺乏会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进程,增加胎停风险。
2.免疫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同种免疫紊乱时,母体免疫系统可能将胚胎识别为异物并发起攻击,干扰胚胎正常生长环境,引发胎停。
3.子宫异常: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宫腔粘连等会改变宫腔内环境,使胚胎着床空间受限或着床环境不佳,阻碍胚胎生长发育,易导致胎停。
###三、环境因素
接触过量有害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长期处于高辐射环境中,这些因素可能干扰胚胎正常发育的分子机制和生理进程,从而增加胎停发生的概率。
###四、特殊人群风险
-高龄产妇(年龄≥35岁):随着年龄增长,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概率升高,使得8-12周胚胎发育异常风险增加。
-有既往不良孕史女性:再次妊娠时胎停风险相对更高,需在孕前及孕期加强监测。
-生活方式不佳者:吸烟、酗酒、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母体身体内环境,不利于胚胎发育,提升8-12周胎停的可能性,这类人群需调整生活状态,孕前进行规范检查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