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咬合上牙包住下牙是正常的吗

牙齿咬合上牙包住下牙的正常性判断

牙齿咬合上牙包住下牙是否正常需分情况讨论。正常情况下,乳牙列时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上牙包住下牙,但乳牙会替换;在恒牙列中,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是上切牙盖过下切牙的切1/3以内。如果上切牙盖过下切牙切1/3以上则属于深覆合,是不正常的。

乳牙期情况

年龄与表现:乳牙期儿童(3-6岁左右)可能存在生理性的上牙轻度包住下牙,这是因为乳牙的形态、大小以及颌骨的发育特点导致,一般随着恒牙的萌出,可能会有所调整。例如,部分儿童乳牙列时上牙看似包住下牙,但这是为恒牙萌出预留空间的一种生理现象。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乳牙期儿童,需关注其口腔不良习惯,如吮指、口呼吸等,这些习惯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牙颌发育,导致深覆合等问题提前出现。如果发现乳牙期上牙包住下牙过度,需观察后续恒牙萌出情况,必要时早期干预。

恒牙期情况

正常覆合覆盖标准及意义:恒牙列中正常覆合是上切牙盖过下切牙切1/3以内,正常覆盖是上切牙盖过下切牙的水平距离在3mm以内。正常的覆合覆盖关系有助于咀嚼功能的正常发挥,如能有效切割食物等,还对面部美观、颞下颌关节的健康等有重要意义。

深覆合的影响及特殊人群情况:深覆合属于不正常情况,会影响咀嚼效率,长期可能导致下前牙的唇面磨损,还可能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等问题。在青少年人群中,由于生长发育的原因,深覆合可能与不良的口腔习惯(如长期偏侧咀嚼、吐舌等)、遗传因素等有关。对于青少年出现深覆合,需要及时进行正畸等干预治疗,以避免对口腔健康造成长期不良影响。而成年人出现深覆合,也会影响口腔功能和健康,同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正畸治疗等。

总之,牙齿咬合上牙包住下牙不能一概而论判定是否正常,需根据不同牙列时期(乳牙期、恒牙期)的具体情况以及是否符合正常覆合覆盖标准来判断,若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