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足跟痛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长期的行走、站立等导致足部力学改变,使跟骨下方骨膜反复牵拉,引起骨质增生形成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较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的常见原因。足底筋膜是连接足跟与前足的一层纤维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跑步、站立等,会使足底筋膜受到过度牵拉,导致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在晨起第一次踩地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久坐后站立行走也会有明显痛感,运动员、肥胖人群以及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高发。

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足跟的强韧纤维结构,跟腱炎多因过度使用跟腱,如频繁的跑跳运动等,导致跟腱发生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跟腱部位的疼痛、肿胀,在活动后疼痛加重,运动员及经常进行剧烈运动的人群易患。

跟骨高压症

跟骨内压力增高可引起足跟痛。可能与跟骨内血管、静脉回流障碍等因素有关,患者常感觉足跟部持续胀痛,休息后不能缓解。

脂肪垫萎缩

随着年龄增长,足跟部的脂肪垫会逐渐萎缩,缓冲作用减弱,当行走时足跟承受的压力直接作用于跟骨,从而引起疼痛,多见于老年人。

感染

足跟部的感染,如细菌感染等,也可导致足跟痛,同时可能伴有局部的红、肿、热、痛等表现,严重时会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其他因素

外伤:足跟部受到直接撞击等外伤后,可能引起足跟痛,有明确的外伤史。

全身性疾病:像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足跟,引起足跟痛,这类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关节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