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痛是什么原因?

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足跟痛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人体的跟骨结节处长期受到牵拉等刺激,会引起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更为常见,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长期站立或行走、足部力学结构异常等因素可能促使跟骨骨刺的形成,骨刺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导致疼痛。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引起足跟痛的常见病因。足底筋膜是从足跟连接到前足的一层纤维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跑步、站立等,会使足底筋膜受到反复的牵拉,导致筋膜发生无菌性炎症。尤其是那些从事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如教师、服务员等)、爱好运动(如长跑、跳绳等)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引起足跟部疼痛,早晨起床后刚下地行走时疼痛往往较为明显,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长时间活动后又会加重。

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与足跟的肌腱,跟腱炎也会导致足跟痛。运动过度、不正确的运动姿势等因素可能引发跟腱的炎症。比如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跟腱承受过大的压力,容易出现跟腱炎,表现为足跟上方跟腱部位的疼痛、肿胀,按压时疼痛明显。

跟骨滑囊炎

跟骨周围有多个滑囊,起到缓冲和减少摩擦的作用。当滑囊受到外伤、过度摩擦等刺激时,会发生炎症,引起足跟痛。例如长期穿不合适的鞋子,足跟部反复受到摩擦,容易诱发跟骨滑囊炎。

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足跟痛,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会累及足部关节,引起足跟部的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女性,可累及多个关节,包括足部关节,病情往往呈慢性进展;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青年男性,除了足跟痛外,还可能伴有脊柱的病变。

肥胖因素

肥胖人群体重较大,足跟部承受的压力比正常人更大,长期的高压力容易导致足跟部的软组织损伤、筋膜炎症等,从而引发足跟痛。对于肥胖人群来说,控制体重对于缓解足跟痛非常重要。

鞋子不合适

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跟过高、鞋底过硬或过软等,会改变足部的受力分布,使足跟部受到异常的应力,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足跟痛。例如女性长期穿高跟鞋,会使足跟部的压力集中,增加足跟痛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