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停用青霉素并就地抢救
1.使患者平卧:将患者放置在平坦、坚实的地面或床面上,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各年龄段患者均适用,能为后续急救措施创造良好基础。
2.呼叫急救人员: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向专业医疗人员告知患者情况,以便尽快获得更专业的救治支援。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1.清除异物:如果患者口腔内有分泌物或呕吐物等,应及时清除,防止堵塞气道。对于儿童患者,更要特别留意其口腔情况,因为儿童气道相对狭窄,异物堵塞风险更高。
2.建立人工气道:若患者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可进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插管等操作来建立人工气道,保障气体交换。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操作需更加轻柔、精准,避免造成额外损伤。
三、肾上腺素的应用
1.皮下或肌内注射:立即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这是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关键药物。肾上腺素能迅速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压;还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呼吸困难。一般成人剂量为0.5-1mg,儿童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通常为0.01mg/kg。
四、补充血容量
1.快速静脉输液: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水等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状态。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输液速度和量的控制,避免过快过多输液导致心衰等并发症。
五、抗过敏药物的应用
1.使用糖皮质激素: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它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介质释放。例如成人可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mg,儿童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要密切关注这些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病情的进展或变化,以便调整救治措施。
2.记录病情: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急救措施及病情变化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和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