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

立即停用青霉素并移至安全环境

一旦怀疑或确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首先要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并将患者转移到通风良好、安全的环境中,避免继续接触过敏原,这是首要的急救措施,可防止过敏反应进一步加重。

保持呼吸道通畅

1.清除异物:迅速检查患者口腔,清除分泌物、呕吐物等异物,防止阻塞气道。对于儿童患者,更要特别留意口腔情况,因为儿童的气道相对更狭窄,异物阻塞风险更高。

2.开放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使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若患者有假牙,应及时取出,防止影响气道通畅。

吸氧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一般吸氧浓度为4-6L/min,以改善患者缺氧状态。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吸氧可缓解其缺氧症状,提高血氧饱和度。

肾上腺素注射

立即皮下或肌内注射肾上腺素,这是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关键药物。肾上腺素能迅速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升高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一般成人剂量为0.5-1mg,儿童根据体重适当减量,如体重小于30kg的儿童,剂量为0.01mg/kg体重,最大不超过0.5mg。

建立静脉通路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以便快速补充液体和给予其他抢救药物。可选用大口径静脉血管,如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对于儿童患者,要选择合适的静脉,避免多次穿刺给患儿带来过多痛苦,同时要确保静脉通路通畅,以便及时给药。

补充血容量

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等晶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引起的循环血量不足。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和体重等情况调整补液速度,一般开始时可快速补液,成人可在5-10分钟内输入500-1000ml,儿童则根据体重按20ml/kg体重的速度补液,但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肺功能,防止补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应用

可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介质释放和组织损伤。成人剂量可给予地塞米松5-10mg静脉注射,儿童可按0.1-0.3mg/kg体重给予。

抗组胺药物使用

可使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等,对抗组胺释放,减轻过敏症状。成人异丙嗪剂量为25-50mg肌内注射,儿童可按0.5-1mg/kg体重给予。

病情监测与后续处理

在急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持续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果患者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要重复进行上述急救措施。同时,要及时联系相关科室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和观察,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在后续就医过程中要详细告知医生过敏史,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关注其心理状态,在急救过程中尽量安抚患儿,减少其恐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