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喝水的时机及注意事项
运动中适量补水: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因出汗丢失水分和电解质,一般每15-20分钟可少量补水,每次饮水量以150-200毫升为宜,这样能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给胃肠道带来负担,同时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保证运动的持续进行。对于进行高强度、长时间运动的人群,如马拉松运动员等,还可选择含有适量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来补充丢失的电解质。
运动后合理补水
-轻度运动后:如果是轻度运动,运动结束后可稍作休息,待呼吸和心率基本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开始少量饮水,每次喝100-150毫升左右,每隔15-20分钟喝一次,逐渐增加饮水量,一般在30分钟内可补充500毫升左右的水。例如进行30分钟左右的慢跑运动后,这种补水方式有助于恢复机体水分平衡。
-重度运动后:重度运动后,如进行了超过1小时的剧烈运动,除了补充水分外,还需要补充电解质。运动后0-1小时内,可先喝一些含有电解质的饮品,如每升水中含钠50-100毫克、钾10-30毫克的饮品,前15分钟可先喝500毫升左右,之后根据情况逐渐增加。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他们的机体代谢特点和对电解质平衡的调节能力与成人有所不同,运动后补水更要注意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引起水中毒。儿童在运动后补水时,每次饮水量应适当减少,一般每次50-100毫升,间隔时间可适当缩短。孕妇在运动后补水要格外谨慎,因为孕妇的生理状态特殊,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适度补水,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一般建议在运动后缓慢饮水,每次100毫升左右,分多次饮用。老年人运动后补水也要注意,由于老年人的口渴感觉相对不敏感,且机体对水分的调节能力下降,所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控制在100-150毫升,同时可以选择在运动后每隔30分钟左右饮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