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评估
1.病史采集
-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不同年龄阶段人群抑郁症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退缩等;青少年可能出现叛逆、情绪波动大、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等;成年人可能有工作效率降低、睡眠和饮食改变等情况。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可能与激素变化等因素有关。
-现病史:详细询问发病的起始时间、症状表现及演变过程。例如,是突然出现情绪低落还是逐渐发生,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有无特定的诱发事件,如重大生活事件(失业、亲人离世等)、慢性疾病等。
-既往史:了解既往是否有精神疾病史、躯体疾病史(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躯体疾病带来的不适可能影响心理状态,而既往精神疾病史会增加再次患病的可能性。
-家族史:询问家族中是否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相关病史,个体患病风险可能升高。
2.精神状态检查
-情绪情感: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语语调等,评估其情绪是低落、焦虑、易怒还是淡漠等。例如,抑郁症患者通常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面带愁容,言语减少,语调低沉。
-认知功能:检查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抑郁症患者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等表现,如思考问题困难,反应迟钝。
-意志行为:了解患者的活动水平、意志强弱及行为表现。抑郁症患者往往意志活动减退,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参加社交活动,严重者可能出现木僵状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自杀观念或行为,这是需要重点评估的内容,对于有自杀风险的患者需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二、量表评估
1.常用自评量表
-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该量表包含9个项目,分别涉及抑郁症状的不同方面,如心境、兴趣、睡眠、食欲等,患者根据过去2周内症状出现的频率进行评分,总分0-27分,分数越高提示抑郁症状越严重。青少年、成年人等不同人群均可使用,但儿童可能不太适用,因为其理解和表达能力有限。
-贝克抑郁量表(BDI):共21个项目,涵盖情绪、认知、躯体等多方面症状,通过患者对各个项目的选择来评分,分值范围0-63分,分值越高抑郁程度越重。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分,但对于低龄儿童需要家长协助理解和评分。
2.常用他评量表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评定,包含17项、21项和24项等版本,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来评分,能较全面地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变化情况。适用于各个年龄段,但在儿童评估时需要医护人员更细致地观察和引导。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常规生化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通过血常规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肝肾功能检查有助于判断患者的脏器功能,因为一些躯体疾病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异常,而肝肾功能异常也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等情况;血糖和血脂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代谢状态,代谢紊乱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激素水平检测:对于女性患者,可能需要检测雌激素、孕激素等激素水平。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更年期等特殊时期激素变化较大,激素水平异常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相关。例如,更年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可以排除脑部器质性病变导致的抑郁症状。例如,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病变可能引起类似抑郁的症状,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这些病变。对于有头部外伤史、神经系统症状等的患者,影像学检查尤为重要。
去医院查抑郁症主要通过临床评估、量表评估以及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来综合判断,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以准确诊断抑郁症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