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能查出什么

b超可检查的情况

腹部器官:

-肝脏:能检查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可发现肝脏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如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还能判断肝脏有无炎症、淤血、脂肪变性等。例如,肝囊肿在B超下表现为肝脏内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肝癌则多表现为异常回声的团块。不同年龄人群肝脏的正常超声表现有差异,儿童肝脏相对质地较嫩,回声稍低,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接近成人表现;有长期饮酒史或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的人群,需关注肝脏是否有脂肪变性等情况。

-胆囊:可观察胆囊的大小、壁厚薄、腔内有无结石、息肉等。胆囊结石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光团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胆囊息肉则表现为胆囊壁上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对于女性,孕期胆囊可能因激素变化及子宫增大等因素出现一些生理改变,B超检查时需注意与病理情况鉴别。

-胰腺:能检查胰腺的形态、大小、胰腺实质回声等,可发现胰腺有无炎症、囊肿、肿瘤等。胰腺炎时胰腺可能出现肿大、回声不均等表现;胰腺肿瘤则表现为胰腺内的异常回声团。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高脂饮食者患胰腺疾病的风险可能增加,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胰腺病变。

-脾脏:可了解脾脏的大小、厚度等,能发现脾脏有无肿大、占位等情况。脾脏肿大常见于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B超下可测量脾脏的长径、厚径等指标来判断是否肿大。

-肾脏:能检查肾脏的大小、形态、皮质髓质回声、集合系统有无分离等,可发现肾结石、肾囊肿、肾肿瘤、肾积水等。肾结石表现为肾内强回声光团伴声影;肾囊肿表现为肾内无回声区。不同年龄人群肾脏的大小有正常范围,儿童肾脏相对较小,随年龄增长逐渐发育至成人大小;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肾脏B超检查有助于评估肾脏是否因高血压出现损害。

妇科领域(女性):

-子宫:可检查子宫的大小、形态、肌层回声、宫腔内情况等,能发现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子宫肌瘤表现为子宫肌层内的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宫腔内的高回声团。孕期女性的子宫B超检查对于判断孕周、胚胎发育情况等非常重要,不同孕期子宫的超声表现不同。

-卵巢:能观察卵巢的大小、形态、有无卵泡、有无囊肿、肿瘤等。卵巢囊肿可表现为卵巢内的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卵巢肿瘤则有多种不同的超声表现。青春期女性卵巢开始发育,超声下可见卵泡等结构;围绝经期女性卵巢逐渐萎缩,B超检查需关注卵巢的形态变化。

产科领域(孕期女性):

-胎儿:可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指标,判断胎儿是否存活、胎位如何,还能发现胎儿有无畸形等。通过B超可以看到胎儿的头颅、脊柱、四肢等结构是否正常。不同孕周胎儿的超声指标有正常范围,医生会根据这些指标评估胎儿发育是否符合孕周;有不良孕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B超检查对于排查胎儿异常更具重要意义。

-胎盘:能检查胎盘的位置、厚度、成熟度等。胎盘位置异常如前置胎盘等可通过B超明确诊断;胎盘成熟度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不同孕周胎盘成熟度不同。

-羊水:可测量羊水的深度或羊水指数,判断羊水是否正常。羊水过多或过少都可能提示胎儿有异常情况,不同孕期羊水的正常范围不同,B超检查能准确测量羊水相关指标。

男科领域(男性):

-前列腺:可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能发现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症、前列腺肿瘤等。前列腺增生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内外腺比例失调等;前列腺癌表现为前列腺内的异常回声结节。有尿频、尿急等排尿不适症状的男性,前列腺B超检查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睾丸:能检查睾丸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可发现睾丸附睾炎、睾丸肿瘤、睾丸鞘膜积液等。睾丸鞘膜积液表现为睾丸周围有无回声区;睾丸肿瘤表现为睾丸内的异常回声团块。儿童睾丸B超检查对于隐睾等疾病的诊断非常重要,隐睾可通过B超判断睾丸的位置是在腹腔内、腹股沟管内还是阴囊入口处等。

浅表器官:

-甲状腺:可检查甲状腺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有无结节等,能发现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结节表现为甲状腺内的异常回声团块,可根据结节的回声、边界、有无钙化等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大小有差异,儿童甲状腺相对较小,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甲状腺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甲状腺病变。

-乳腺:可检查乳腺的腺体结构、有无肿块、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血流情况等,能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为乳腺内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乳腺癌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的低回声肿块。不同年龄女性乳腺的超声表现不同,青春期乳腺以腺体为主,回声稍强,随年龄增长脂肪成分逐渐增加,回声逐渐变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需定期进行乳腺B超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