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b超能查出什么

子宫B超检查能查出的内容

子宫形态及大小

-通过B超可以清晰观察子宫的外形是否规则,正常子宫呈倒置梨形,长约7-8cm,宽4-5cm,厚2-3cm。对于一些子宫发育异常的情况,如幼稚子宫(子宫较正常明显偏小,长径小于5cm,宫颈相对较长)、双子宫(子宫分为两个部分,左右各一)等能够明确诊断。不同年龄阶段女性子宫大小会有一定差异,青春期前子宫尚未发育成熟,体积较小;育龄期女性子宫处于正常的生育状态大小;绝经后女性子宫会逐渐萎缩变小。

子宫肌层情况

-子宫肌瘤:B超可以准确发现子宫肌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及内部回声情况。子宫肌瘤在B超下表现为子宫肌层内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的结节,可单发或多发。例如,较小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可能仅表现为宫腔内异常回声团,通过B超能够早期发现并进行监测。

-子宫腺肌病:B超可见子宫均匀性增大,肌层增厚,尤其是后壁明显,子宫肌层内可见不均匀的点状或片状低回声区,有时还可观察到子宫肌层内有小的液性暗区,这是由于异位的子宫内膜腺体充血、出血所致。对于有痛经进行性加重、经量增多等症状的女性,B超有助于诊断子宫腺肌病。

宫腔内情况

-宫内节育器:B超可以明确宫内节育器的位置,是位于宫腔内正常位置,还是有下移、嵌顿等异常情况。如果节育器位置异常,可能会导致避孕失败、不规则阴道流血等问题,通过B超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

-宫腔粘连:B超下可见宫腔线不连续,宫腔内有粘连带形成的分隔样回声,对于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等)后出现月经量减少、闭经等症状的女性,B超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进一步确诊需要结合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回声情况。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增生期子宫内膜逐渐增厚,分泌期进一步增厚,月经前达到最厚。当子宫内膜增厚不均匀,出现异常回声团时,提示可能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病变。例如,子宫内膜息肉在B超下表现为宫腔内高回声团,边界清晰;子宫内膜癌时可见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回声不均匀,有时还可观察到癌组织向肌层浸润的情况。

附件情况

-卵巢:B超可以检查卵巢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等情况。能够发现卵巢囊肿,包括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等,多为单侧,直径一般小于5cm,可自行消退)和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巧克力囊肿在B超下表现为卵巢内无回声区,壁较厚,内有细密光点回声;卵巢肿瘤则可根据其回声特点初步判断良恶性,一般良性肿瘤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恶性肿瘤边界不清,内部回声杂乱。

-输卵管:经阴道B超有时可以观察到增粗的输卵管,但对于输卵管是否有炎症、积水等情况的诊断,B超不是最主要的手段,通常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输卵管造影等,但B超可以作为初步筛查,对于一些因输卵管问题导致不孕的女性,可辅助评估输卵管情况。

盆腔情况

-盆腔积液:B超可以检测盆腔内有无积液,生理性盆腔积液常见于排卵期、月经期,量较少,一般小于1cm;病理性盆腔积液可见于盆腔炎、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破裂等情况,量较多,B超下表现为盆腔内低回声区,对于判断盆腔炎症的严重程度、异位妊娠等急腹症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女性盆腔积液的意义有所不同,青春期女性生理性盆腔积液较为常见;育龄期女性盆腔积液需要考虑妊娠相关疾病等;绝经后女性盆腔积液则要警惕恶性肿瘤等病变。

子宫B超检查是妇科常用的重要检查方法,能够从多个方面对子宫及相关附件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但B超检查结果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