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b超能查出哪些病?

腹部B超可查出的疾病

一、肝脏疾病

1.肝脏形态结构异常

-能发现肝脏大小的改变,比如肝硬化时可能出现肝脏体积缩小,而脂肪肝时肝脏体积可能增大。通过B超观察肝脏的包膜是否光滑,边缘是否整齐,若肝硬化患者肝脏包膜不光滑、边缘变钝。还可检测肝脏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像肝囊肿表现为肝脏内圆形或椭圆形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肝血管瘤则表现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匀;肝癌时肝脏内可探及异常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多样。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饮酒者易患酒精性肝病,通过腹部B超可早期发现肝脏形态结构的变化,及时干预可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有乙肝病史者,腹部B超能监测肝脏有无病变进展。

2.肝脏实质回声改变

-脂肪肝患者肝脏实质回声增强,呈密集的高回声,而深部组织回声衰减;肝炎患者肝脏实质回声可能增粗、不均匀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脂肪肝相对少见,但肥胖儿童也可能出现肝脏实质回声改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肝脏负担加重,也可能出现类似回声改变,通过腹部B超可辅助判断肝脏实质的病理变化。

二、胆囊疾病

1.胆囊结石

-表现为胆囊内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患胆囊结石,肥胖、高脂饮食、妊娠等是胆囊结石的危险因素。女性妊娠期间,由于激素变化及饮食等因素,胆囊结石的发生率可能增加,腹部B超是诊断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等。

2.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时胆囊体积增大,壁增厚,呈双边影,胆囊内可能有结石回声,周围可见渗出物;慢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毛糙,胆囊体积可缩小或正常,腔内可能有结石。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患者胆囊炎症状可能不典型,腹部B超有助于明确诊断。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胆囊功能可能受影响,也可通过腹部B超判断胆囊是否存在炎症。

三、胰腺疾病

1.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周围可能出现渗出液;慢性胰腺炎时胰腺体积可缩小或增大,实质回声增强,胰管可能扩张。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暴饮暴食者易患急性胰腺炎,通过腹部B超可辅助诊断胰腺炎,观察胰腺的形态、回声等变化。有胆道疾病史的人群,胰腺炎的发病风险增加,腹部B超在胰腺炎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起重要作用。

2.胰腺占位

-胰腺囊肿表现为胰腺内无回声区,边界清楚;胰腺肿瘤时可探及异常回声团块,如胰腺癌时胰腺内可见低回声或混合回声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可侵犯周围组织。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胰腺癌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腹部B超是筛查胰腺占位的常用方法。

四、脾脏疾病

1.脾脏大小改变

-脾肿大时脾脏厚度超过4cm,长度超过12cm,可见于肝硬化、感染性疾病等。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感染性疾病易导致脾肿大,通过腹部B超监测脾脏大小变化,对诊断和治疗原发病有指导意义。有血液系统疾病史者,脾脏大小可能异常,腹部B超可辅助评估病情。

2.脾脏占位

-脾囊肿表现为脾脏内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脾血管瘤表现为高回声结节,边界清楚;脾肿瘤等也可通过腹部B超发现异常回声团块,观察其形态、边界等情况,为进一步诊断提供依据。